如何正确使用FOCUS-PDCA来提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?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健康宣教

发布时间: 2024/11/18 85
选择字号:

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,在注重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,FOCUS-PDCA循环最大的作用,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改善质量管理,给医护人员具体的工具去落实他们的质量改进计划。

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让FOCUS-PDCA循环法在医院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有效落地

一、FOCUS-PDCA工具介绍

 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,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休哈特(统计质量控制之父)提出的PDS(Plan、Do、See)循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九十年代,美国医院组织(HCA) 基于PDCA循环的理论和方法,设计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,即FOCUS-PDCA,并将其作为一项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。此程序为PDCA循环作为改善工具的进一步延伸与具体化,旨在更清晰、明确地指出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活动内容和任务,更具操作性。

二、FOCUS-PDCA的作用

FOCUS-PDCA可分为两个阶段

image1.jpeg

第一阶段是FOCUS,分为五个步骤。其有助于简化和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,召集能够实现该改进的团队,以及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来实施该改进过程。

第二阶段是PDCA,即计划(plan,P)、实施(do,D)、效果确认(check,C)、标准化(act,A),该阶段主要实施解决方案,并验证是否已达到预定的结果,最后将有效的结果转化为日常的制度和流程。

相对于传统的PDCA循环,FOCUS-PDCA可在前期引导团队成员更仔细地了解工作中的环节,将问题分析得更为详尽、透彻,执行步骤更加明确,团队成员更容易统一共识,并提高改善的效率和效果。

FOCUS-PDCA的实施流程

(一)FOCUS阶段

1.发现问题(Find)

医院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这些问题涉及医院的各个学科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

①上级要求的:包括国家政策、等级医院检查条款、重点专业指标,如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、提高患者满意度等。

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:如预防患者跌倒、避免手术部位错误、降低放射治疗的查对差错事件。

③院级检查或科室自查中发现的问题:如住院病历书写问题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等。

④患者的需求:如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等待时间等。

在发现问题之后,需要对问题进行语言上的加工,使其表述得更规范、科学。同时也要列举政策法规、指南共识、文献研究、Meta分析、系统综述等作为佐证材料,为问题寻求理论支持。

2.成立改进小组(Organize)
FOCUS-PDCA:强调问题的解决需要团队的合作,因此,开FOCUS-PDCA项目必须成立持续质量改进(CQI)小组来负责项目的运行。

(1) 成员的构成CQI小组成员的构成主要由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。小组成员从事的工作必须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:

①解决全院性问题:最好有院领导参与,至少必须有负责全院管理工作的行政科室参与;

②解决跨部门的问题:则要由该问题所涉及科室人员共同组织团队。

③解决科室内部的问题:选择经验丰富、工作积极的同事,最好有科室主任参与或指导。

(2) 人数的要求

对于简单的问题,一般尽量精简人员,以提高效率,但不能少于3人;对于较复杂的问题,在考虑覆盖面的同时也尽量精简人员,最好不要超过15人。

(3) 团队分工一般来说,CQI小组可由辅导员(顾问)、组长、质控员、秘书和其他成员共同组成。辅导员(顾问)可以参与整个项目,也可以仅仅在需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。组长、质控员和秘书可以是同一个人,也可以是不同的人。

①组长是项目的负责人,对项目进行统筹和规划。

②质控员主要对相关的人员和事物进行组织和协调,起着上情下达的作用,如根据项目计划,定期召集小组成员开会或讨论。

③秘书负责资料的收集和登记。

④其他成员一般包括业务熟悉者或流程的直接涉及者,一起参与对问题的分析、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改进方案的落实。

3.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(Clarify)

只有了解现状才能改变现状。根据发现的不同问题,CQI小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解

(1) 实地了解法:如采取设计问卷调查、观察服务进程、追踪个案等。

(2) 书面了解法:如查阅规章制度、操作规范、梳理历史数据等。

(3) 流程了解法:通过画流程图的形式,可以直观地表达现行的工作流程,了解问题发生在哪些环节以及关键点是什么,从而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改进计划。

4.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(Understand)
通过上一步骤了解到问题出现在哪些环节以及关键点是什么,对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。原因可以分为很多种,对此可以结合亲和图、特性要因图、柏拉图等找出主要的和关键的因素。

5.选择可改进的流程(Select)
在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之后,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,可以选择潜在的、可以改进的流程,从系统上对问题进行改进。

(二) PDCA阶段

6.计划(Plan)

(1) 计划应涉及整个改进的策略和方案,包括改进的目标、期限、方法以及何时开始改进等。制订好改进计划以后,还可以寻求专家予以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。

(2) 计划的安排可以用甘特图来描述,并指定负责人,以便能够调整和掌控计划的进展情况。

7.实施(Do)

1)该步骤是对制订好的改进计划进行实施。在实施过程中,需要对资料进行持续收集和分析,从而为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新流程运行效果的评估做好准备

2)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综合运用查检表、直方图、散点图、控制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和统计学等方法开展。

8.效果确认(Check)

根据上一步骤的资料收集和分析,可以了解流程改进前后的对比有无差异,判断新流程运行的效果,评估新流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。

如果在新流程实施过程中遇到未考虑到的或新的问题,以及实施前后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等,则需要对原先的改进计划作进一步的调整和重新落实。

9.标准化(Act)
经过对新流程的检查、评估,及根据实际调整、完善后,可以通过对流程进行标准化、对旧制度和规程进行修改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,确保新流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推广应用。

在新流程的实施过程中,可能还会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产生新的问题,需要进一步评估,决定是否需要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,以进行持续质量改进,不断提高质量水平。

 

作者:杨萍


返回列表
  • Copyright @ 中江县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川公网安备 :51062302000128

    蜀ICP备19001243号-1

    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科技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视频号